石雕大师王绥桓 —— 在自然界里雕刻内在的灵魂
www.guangwushan.net 时间:2013-04-02 来源:www.bz518.com
讯纳消息2013-3-28:当代中国著名石雕艺术大师王绥桓,1951年生于北京,自幼酷爱绘画,他在雕刻方面的天资受其兄鲁桓的启发和诱导,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惊人的成就。俏色石雕是具象的艺术,利用一块石头上的不同颜色(俗称俏色),巧妙构思,刻出栩栩如生的动物昆虫。俏雕是在俏色印钮雕刻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个独立的石雕门类,为王绥桓兄长艺术家王鲁桓首创,而王绥桓承其兄而自成一家,从此俏色石雕在石雕界便独树一帜,引起业内的关注与赞扬。
他历经坎坷而艺志不减,插队八年,刻苦钻研,矿工十载,勤于创作。1986年辞去公职潜心石雕,其艺术水平达到新的境界,创造出近百件立意新颖,匠心独具的石雕作品。
凡是好的艺术,都会打动你,让你震惊的一定是非同寻常的感受和记忆。著名雕塑大师钱绍武先生看过王绥桓先生的这些作品后,欣然题写了“天趣盎然”四个字。有藏家喻称王绥桓为“中国的罗丹”,这难免有过誉之嫌,但王绥桓先生那立意奇绝、刀功精湛、天趣盎然的俏雕艺术实为巧夺天工之大作,故京城名家见而赞曰:一石见天地!并非过誉。
俏雕艺术是人文理念与自然和谐相依的最佳表现形式。因为这门艺术靠得不是主观意向,不是随心所欲,而是审形度势,因材施易,与石交流,进而把雕塑家的思想情感、人文理念与天作灵石形成完美结合。如何掌握其纹理,如何利用其色变,如何逼真地表现动物之美,既要有一双善于捕捉美的眼睛,更要有入石三分的眼力。充分掌握俏色石的内在肌理走向和形状变化,才能恰到好处的随色赋形。
不同的石料千差万别:色彩深浅,光泽润枯,纹理粗细,质地刚柔,表里异同,这些特点常常使常人无从下手,却给了俏雕大师王绥桓巧妙用刀和大展身手的机会。他借形就势,因色取物,由外及里,粗放细收,化腐朽为神奇。
王绥桓的俏雕作品,善于从“生命之微小”中发掘出自然的美,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,他的刻刀极为精准地触及到小动物的每一片肌肤,每一根筋骨,处处都凝聚着他的思考与追求,求逼真、求生动。那蜷曲在绿石上的眼镜蛇、竹叶青、五步蛇、山烙铁头蛇分明是警觉地注视着一切,动感的螃蟹,形态不同,神情迥异的小青蛙,那招人怜爱,试探着爬行的小蜗牛和正欲变脸的变色龙,还有蜣螂、蜥蜴、田螺及自然逼真的各种昆虫,无不跃动着一股真切、强烈的生命力,让你感慨、震颤、动情。你仿佛听得见它们心灵的倾诉、低呤、歌唱...不亲手触摸,都很难相信这些可爱的小生灵竟是用石头雕刻而成。更难想见这些鲜亮逼真的颜色,是利用一整块石头的天然异色斑痕化腐朽为神奇,浑然天成的众多杂色石材赋予了动物昆虫活泼泼的生命,众多的石上小生命成就了艺术家王绥桓神奇的雕刻,也从另一面展示了“俏色石雕”匠心独具的艺术魅力和广阔的艺术前景。出身基督徒之家的王绥桓说:“造物者对所有的生灵施以平等的爱,单纯以人类的好恶来区分益害,对动物是不公平的。我刻画的包括所谓小害虫,其展示的是它美的一面,这也是它本来具备而被人们一向忽视了的美。”
王绥桓对俏雕艺术追求体现在他的作品里。回过头看这些作品时,有遗憾、有不足,由此也就确立了下一步的追求,艺坛斗兵无数,决胜负者,最终拼的是一个“修养”,能把个人的修养较为完善的体现在艺术作品中,是王绥桓毕生的追求。
一人、一石、一刀,王绥桓用心力,用真诚创造着他的动物王国,用鲜明的色彩,逼真的形象表现着他的艺术世界。他的刻刀极为精准地触及到小动物的每一片肌肤,每一根筋骨,处处都凝聚着他的思考与追求,求逼真、求生动。
正像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,世上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石头,如何掌握其纹理,如何利用其色变,如何逼真的表现动物之美,既要有一双善于捕捉美的眼神,更要有入石三分的眼力。充分掌握俏色石的内在机理走向和形状变化,才能恰到好处的随色赋形,在不明就里的人眼中,王绥桓有时像是一个疯子,不是对着一块石头一动不动的看上几个小时,就是把自己关在储藏室一呆半天,出来时弓腰驼背,双眼布满血丝,一头一脸的石尘粉末。只有看了这些“比真的更美,妙不可言”的石上生灵,才会了解他“忽觉吾身似虫小,相嬉忘了在人间”的情感和追求。